服務熱線:4006-528-999? ? ? ? ? ? ? ?電話:0851-85880111/222/333? ? ? ? ? ? ? ?地址:貴州省貴安新區貴安綜合保稅區圍網內酒窖一層/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花果園大街99號
copyright? 2023 天朝上品公司版權所有 ? ? ? ? ? ? 黔ICP備11000029號-1? ? ? ? ? 貴公網安備 52010302003405號
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充盈著中華文化獨特氣韻的光輝文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華文明永續傳承的戰略高度,貫通歷史、現實和未來,融通中國與世界,深刻把握歷史發展邏輯和文化建設規律,系統回答了有關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指導性,是一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充盈著中華文化獨特氣韻的光輝文獻。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對中華文明和中國歷史文化的科學認識和深厚情感,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自覺和文化自信,凝結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蘊含著深厚的思想智慧、豐富的理論內涵和重大的方向指引,充分表明我們黨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達到了新的高度,為推進文化理論創新、深化歷史文化研究、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夯實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歷史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為我們深入把握中華文明的歷史根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續寫中華文明新的篇章提供了重要遵循。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我們要全面客觀地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正確認識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內在聯系。要把紅色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加有機地結合起來、融合起來,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更好地賡續紅色血脈。要堅持面向未來,堅持以科學態度對待傳統文化,不割裂歷史、不僵化保守,始終走在時代進步的最前沿,立破并舉,在延續歷史中開創未來。
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牢牢把握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旗幟決定方向,道路決定命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植根于中國大地和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這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的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中國共產黨人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創造的偉大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兩個結合”揭示了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源頭活水,指明了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前進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的深刻闡述,進一步鞏固了我們的文化主體性,增強了我們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堅定性和自覺性。文化自信來自文化主體性。有了文化主體性,就有了文化意義上堅定的自我,中國共產黨就有了引領時代的強大文化力量,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就有了國家認同的堅實文化基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兩個結合”的光輝典范,是黨和人民奮進新征程的行動指南,也是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的根本遵循。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文化方向,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
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奮發有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中華民族新文化作為自己的使命,積極推動文化建設和文藝繁榮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提出“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國,變為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領導人民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民主主義文化。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組織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重視文化建設,提出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要秉持開放包容,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堅持守正創新,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開放包容才能永葆生機。我們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從與其他文明交流互鑒中獲得啟發,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匯聚起磅礴力量。
銘記囑托、發揮優勢,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智慧和力量
“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服務,是當前哲學社會科學界最重要的使命和任務。我們要站在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高度,全力加強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研究,積極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把歷史責任和時代使命牢記心中、扛在肩上。
服務熱線:4006-528-999? ? ? ? ? ? ? ?電話:0851-85880111/222/333? ? ? ? ? ? ? ?地址:貴州省貴安新區貴安綜合保稅區圍網內酒窖一層/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花果園大街99號
copyright? 2023 天朝上品公司版權所有 ? ? ? ? ? ? 黔ICP備11000029號-1? ? ? ? ? 貴公網安備 52010302003405號